岭南公共园林是岭南古典园林的一个庞大的分支。但是就国内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关于岭南古典园林的研究,对私家园林与南越、南汉等皇家园林的研究较为集中,而对公共园林的研究尚则相当匮乏,甚至认为其不属于古典园林的一支,故公共园林的概念、范围以及发展历史在学界还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历史文献与现代研究的散置状态尚缺乏有人对两者做有意义的统计及梳理。因此,本文通过对岭南公共园林的历史渊流与嬗变的完整梳理,其目的就是要构建岭南公共园林全面的系统研究框架,这项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界对岭南公共园林的研究空白,较全面地认识岭南公共园林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特点,对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能起到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以时间为序,系统梳理出岭南公共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在历史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分析基础上,对岭南历史上的公共园林展开深入研究。在第二章中,通过对岭南公共园林与岭南自然环境的关系可知自然环境是岭南公共园林形成的重要载体;其与岭南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影响岭南公共园林性格的重要因素,从而指出岭南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影响岭南公共园林发展的内在机理。第三章中,是对岭南古代公共园林(魏晋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之间)的发展历史的梳理,通过对各历史时期出现的各类型公共园林的认识,指出岭南古代公共园林是有着完整发展系统的古典园林,而且具有独特的空间特色与审美观念。岭南古代公共园林的发展同样经历了生长期、发展期、繁荣期与成熟期四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岭南古代公共园林的生长期,表现为公共园林的渐形渐现;隋唐南汉时期为岭南古代公共园林的发展期,表现为公共园林的扩大化;宋元时期为岭南古代公共园林的繁荣期,表现公共园林在这时的集大成,明清时期的公共园林发展至成熟期,表现为公共园林的世俗化。第四章中,建立在前章对岭南古代公共园林历史的梳理上,指出岭南古代公共园林的空间特色是以“水”取胜、以“花”取胜、以“亭”取胜和以“文”取胜,并指出岭南古代公共园林的这些特征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要素的理水、植物、建筑与立意方面的归属认同,更加说明岭南古代公共园林同属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体系。第五章中,对岭南近代公共园林(1840年-1949年)的嬗变进行探究,通过对岭南传统公共园林的探究,认识到岭南传统公共园林的近代嬗变是在政治、文化、经济与思想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通过对西方公共园林在岭南地区的产生与发展的探究,可以说明岭南地区从被动接受租界园林到主动学习西方城市公园的嬗变历程。第六章,总结近代公共园林的嬗变对后世园林审美产生了重大影响,梳理出岭南公共园林对后世园林的审美产生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古代造园意匠开始消融,二是近代城市公园审美开始兴起。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