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作为一国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商业语言,已经得到了全球的公认。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资本的国际流动使得各国开始将目光转向国际会计准则,从客观上要求了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进一步实现趋同。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推动,国际会计准则受到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同,会计准则在国际协调方面取得了极大的突破,如:欧盟己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日本重组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标准来制定日本的会计准则。另外,在现实利益的推动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已全方位介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2005年,中国财政部先后发布了6批共22项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也全面地梳理、调整和修订了现行的1997年至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最终在2006年初构建起一套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体系。
从2007年1月1日起,中国上市公司正式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此举基本实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另外,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响应峰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倡议,于2010年4月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表明了中国对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立场和态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沟通与合作机会不断增多,作为一种世界性经济语言的,会计不仅是一国国内企业之间、不同国家企业之间商业沟通的重要媒介,还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之间建起了一座特殊的桥梁。
为了更系统地理解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章基于新经济制度和博弈论的视角,探索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和本质;第3章,本章首先梳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方式和路径,再回顾中国会计准则的变迁历程,最后分析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模式;第4章主要利用报酬模型验证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效果;最后,第5章基于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原因分析、路径选择和效果的研究,本文将结合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现状,为我国会计改革提供的相关建议。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