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杂志》作为近现代史上第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期刊,历时了44年之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见证和缩影。本篇论文以《东方杂志》1904年——1919年这一阶段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东方杂志》的文学性以及新旧连接的特性,力图发现这一时期被遮蔽的文学面貌,还原文学发展的整体面貌。绪论部分,对《东方杂志》的整体概况做了贯穿式的论述,对本文所探究的古今文学之变作出了简要解释,同时对《东方杂志》有关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章,《东方杂志》的文学立场。这一章节对《东方杂志》自身的创刊人、编辑人的思想以及杂志的文学性、文学立场进行了论述。
第二章,《东方杂志》与作家群体的衍变。这一部分侧重于纯文本分析,以早期文学翻译家、最后一批繁盛的旧体诗人、传统文学品评家以及新兴的外国文学引介者这四类作家群体为代表,对《东方杂志》的文学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作家以及其文学作品的创作基本上贯穿了文学古今的转变。第
三章,《东方杂志》兼通古今的表现及其意义。论述《东方杂志》为什么兼通古今以及兼通古今所展现出的意义,这些构成了《东方杂志》的外围并且贯穿于早期的文学发展面貌。
结语部分,对这一时期的文学面貌做出了新旧杂糅以及复杂态势的判断,并且对1920年后《东方杂志》的文学发展做了简要概述。《东方杂志》融合了中西、新旧文学,它作为中国古今文学转变过程中的亲历者,以其新旧、中西杂糅的特性在这种复杂的充满张力的发展结构中展示出的历史存在和重要意义,无疑值得我们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东方杂志》的研究,我们发现新旧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传统与现代也可以并存,新旧一直在衍化。可以说,《东方杂志》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渐进式的变革,展现出了古今文学之变的研究范式。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