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想国》被普遍认为是柏拉图所有对话中最重要的著作,其重要性的一个方面表现在这部著作的内涵的不可穷尽性上。虽历经千年,无数哲学家、政治家以及其他思想家对其殚精竭虑,但对《理想国》的真正理解却好像永远在开端之处滞留。这种现象促使我们再一次把目光聚焦于它,以期从中探寻到什么,保留住什么,或者仅仅为了因这种聚焦而使我们走向哲学研究的开端,以寻找到哲学的本真之路途,那也许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我们的此次聚焦以哲学解释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为出发点,立足于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来探寻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题,并在这一主题的关照之下重新解释这一核心——《理想国》卷七中的“洞穴比喻”,以期揭示这一著名比喻中隐含着的深刻内容:哲学与政治的紧张关系,从而进一步挖掘柏拉图的政治哲学思想。
本文共分为五章,分别论述了作者关心的五大问题。其内容分别是: 在第一章导论里,作者阐明了本文的写作动机和理论研究所依据的主要原则。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理论研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是:对历史上哲学文本的解读应注重其超越的意义,而不应拘泥于文字本身,并认为这是评判真正研究哲学还是仅仅谈论哲学的标准。作者认为这一哲学解释学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在研究哲学的过程中必须加以遵守的,只有如此,才能走上真正的哲学研究之路。 第二章根据第一章所阐明的原则解决了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题问题。作者坚持认为柏拉图哲学的主题决非一个学科——比如政治学、本体论、认识论等等——所能概括得了的,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上来把握这一主题,而所谓哲学的高度即要求我们超越柏拉图具体论述的那些具体的论题,看到在柏拉图那里任何论题都在人之为人的考察之处寻得自己的根基。因此柏拉图哲学思想的主题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和意义之考察。
对此作者从七个方面加以论证:苏格拉底的哲学立场:柏拉图全部对话之关切和背景;《理想国》篇章结构的安排;柏拉图本人的个性特点和他的亲身经历对其思想的影响;《理想国》的行文细节:柏拉图哲学思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现代世人对苏格拉底转向意义的遗忘导致了人们对柏拉图哲学思想主题的遗忘。 第三章和第四章聚焦于《理想国》卷七的“洞穴比喻”,以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更多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