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已为国内外教育界所共识,已有很多专家学者对于艺术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作了阐述。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2年教育部下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以来,公共艺术教育在审美素养和道德品格的积极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在总结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21世纪素质教育新观念,顺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构架进行的全面系统研究。然而,在普适性艺术教育体系建构方面,要么关注艺术课程设置与进展,要么探讨“高雅艺术进校园”这一有益课外补充的现状与问题,要么从普通高校学生社团这一校园文化载体的小切口窥看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与推广之一隅,少有对政策文件下发后,各地区、各高校艺术教育开展实施情况的调研与反馈。
教育是要尊重个体特点且注重过程培育的,艺术教育不能立即产生短期效能,但对人性人格的塑造、审美品味的提升润物于无声,基于我国现有国情及教育资源和教育体制的局限,短时间内要将艺术教育的理论很有效地全面实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选择“艺术教育”作为论文题目关键词之初,就要弄清楚艺术学理论与艺术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确立是在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探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艺术实践的问题,以区别于大德育和美育视域下对艺术教育功能化、育人性的再赘述。本文所探讨的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针对非艺术专业人群,即具有普适性的,以提升审美品位、艺术修养,推广艺术理论常识为目标的“人”的教育。文章从中外国家艺术教育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发展入手,选取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东南大学,国外的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作为比较样本,以艺术教育理念、课程设置、艺术教育实施实践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分析,以先进理念和有益经验为更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开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