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权威机构

中文期刊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与实践

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与实践

来源:期刊网  作者: 金瑞恩;   导师: 段怀清;   时间:2018-05-01 07:51:44  点击:

  在中国现当代历史上胡适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他的思想涉及中国现代的政治、社会、教育、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其中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文学”领域上面。他是开拓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道路的作家。他在经历美国教育,并与同时代人互相交流后,不但发现“白话”是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工具,还通过实际创作来确认了“白话”文学的必要性。他翻译的西方作品以及他实践创作的作品里面呈现了他所渴望的“文学性”与“现代性”,我们通过胡适的成就可以尝试他在五四时期前后“建设现代中国”的蓝图。

  本文的视角集中于胡适白话的理论与实践,讨论胡适白话的“横线”与“纵线”两线的脉络。观察胡适个人的“纵线”,即他自己经过的经验而形成的白话理论,他的白话观随着时代的变化是否有产生变化等的问题。而在“横线”方面,试图探讨他的主张在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引起了什么样的影响,同时他怎么接受其他文学家的思想等。第一章,主要讨论胡适以前的白话。尤其是胡适的角度来看古代白话与近代白话的特征。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到白话不是在五四时期他自己创作出来的语言,反而是从古代开始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过的语言。虽然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当时的知识分子将“白话”隐藏在正统的阴影里。只是胡适认为,古代白话和近代白话各有各的时代特征。并且主张以白话为主的文学才是正统的文学。第二章,通过胡适个人在上海、美国的经历,探索他梳理白话文的过程和背景;他希望以白话文来实现创作新文学,建设新中国的目标。胡适的白话文以及白话文学主张在受到支持的同时,也受到了很激烈的批评,他“建设新中国”的设想在五四时期前后的中国社会引起了很大轰动。第三章,作为本文的考察重点,以胡适的实际作品来分析胡适“建设新中国”的理想。他的戏剧、诗歌、小说以及翻译作品里面阐述了新中国应具备的几种条件。胡适的白话文学作品里面隐含着“个人”、“平民”、“女生”以及“现代精神”、“现代人”、“现代社会”等的因素。本章一方面讨论了他怎么把传统封建思想转换为现代新精神,另一方面也观察了他采用的白话语言的面貌。通过以上分析,结论部分概括了胡适白话的理论与白话作品导致五四新文学运动,在中国文学上开阔了新的领域。通过胡适的个案可以看到五四前后中国文学的各种面貌,并且从纵线与横线上观察胡适的地位以客观地、广阔地检验胡适在中国历史上、社会上作为个人的“一个点”。“五四新文学运动”并不能全部归功于胡适的成就,但笔者认为五四时期对社会发出最大声音的人就是“胡适”。如果没有像他那样,勇于在前面引导先进的知识分子,五四新文学运动与文化运动史并不会顺利展开。

本文关键词:

收缩
  • 电话咨询

  • 400-8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