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收到过一个问题,博友想要了解撤稿对于个人声望有什么影响,这几年随着几起学术不端争议及其撤稿结果,我想回归根本来谈谈关于期刊撤稿的几项本质:
什么是撤稿?
现在大部分的科研论文在发表前都会经过同行评审,虽说同行评审和编辑检查能够协助改善论文的质量并修正错误,但无法保证论文能完全零错误,也无怪乎有时候会在已发表论文中找到错误。
一般来说,一些小的错误,比如通讯地址错误或是作者姓名更正这类的,期刊会采用勘误声明的方式,但是,如果论文存在的错误严重到会让人质疑研究本身是否可信,那么就需要撤稿,撤稿这个动作是在提醒读者这些有诚信问题的研究,像先前的STAP论文遭到《自然》撤稿即是一例,不过,作者应该知道,撤稿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作者犯的错误,而是要更正科研错误并维护科学的可信度。
为什么要撤稿?
当已发表论文中所存在的错误严重到无法使用勘误声明来处理时,才有可能被撤稿,根据发表道德委员会的指南,期刊编辑遇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撤稿:
有明确证据显示研究发现不可靠,不论背后的原因是学术不端行为(如伪造数据)或诚实的错误(如计算错误或实验错误)
研究发现已经发表在别的地方而且没有适当引用、取得同意或在论文中说明(复制研究适用)
抄袭剽窃
不道德的研究
有时候期刊会因为害怕撤稿影响期刊本身的声望而不愿意提供明确的撤稿原因,担心期刊的同行评审遭到质疑,纽约记者暨RetractionWatch博客创始人IvanOransky针对这个现象建议设立期刊透明指数(transparencyindex),根据期刊提供的撤稿原因清晰度来排名,帮助大众了解为什么这些已发表论文的研究结果不可信。
不过,当撤稿是由作者自身发起的时候,撤稿原因不明的情况仍有可能存在。
谁能撤稿?
做出最终撤稿决定的人是期刊编辑,不过作者跟期刊编辑都能够发起撤稿,很多时候撤稿是作者与期刊编辑联合发出的。期刊编辑会向作者要求撤销有问题的论文,但如果作者拒绝编辑,编辑就会自己撤销稿件。
如果决定撤稿,会怎样?
一般最长出现的状况是期刊编辑接获信息,指出发表的研究论文有错,然后进一步展开调查,一旦调查发现问题确实存在,便会发出撤稿通知,根据COPE说明,撤稿内容必须解释撤稿原因并提供论文的完整已用信息,比如这则撤稿声明,此外,被撤销的文章仍会公仔存在网路上,但会清楚表示已撤销。COPE建议期刊发出的撤稿声明应:
链接到所有能存取论文的四方,像是所有的在线版本
清楚识别已撤稿论文,比如在撤稿声明的标题上提及论文题目和和作者名字
让其他人能清楚这是撤稿,不跟其他的更正、勘误、评论等声明混淆
及时公布撤稿以尽可能的减少误导等不良影响
免费公开给所有人,不该要求登录或注册才能看到撤稿信息
说明撤稿人是谁
提供撤稿原因,是学术不端行为还是诚实错误
避免具有毁谤或中伤的内容
撤稿是科研发表界一直以来广泛讨论的议题,科研人员争相发表论文的压力更是近年来撤稿率不端升高的原因之一,虽然撤稿是科研发表中无法完全免除的项目,但作者应该清楚了解造成撤稿的原因以及含义,积极避免自己的论文被撤销。
本文关键词:
论文(527)
发表(566)
撤稿(3)
是什么(5)
原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