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业是一项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引起人们重视的社会活动。世界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将都市农业定义为在大城市内或周边,利用城市间隙进行耕种和养殖等农业活动,为城市提供新鲜农产品,具有生态、休闲、旅游等功能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年至1959年在德国、俄国、日本的发展萌芽。第二阶段是1959年至1996年的全球发展热潮,这一阶段发展都市农业国家的目的包括:延续都市农业传统;依靠都市农业补充耕地;应用都市农业应对城市贫民食品短缺。第三阶段是1996年至2010年的都市农业高水平发展,各国根据国情采取的发展方式包括:农业可持续性研究;应用都市农业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以及垂直种植研究。都市农业从社会作用的角度可以分为家庭型、经济型、生态型,按照农业规模可以分为农园型、插花型、垂直种植,功能包括生产、生态平衡、城市景观、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休闲娱乐。
国外对于都市农业的促进政策包括法律法规、经济鼓励、宣传教育、以及城市设计。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都市农业,本文借鉴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研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中国城市都市农业生态节地策略:打破城乡绝对分野、树立绿化新理念、开拓种植面积、构建都市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并以“零占地”方案探讨都市农业生态节地策略的可行性。都市农业与我国城市生态模式研究具有生态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城市功能结构意义、以及学科意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跨学科的创新型研究;2.明确提出都市农业与中国城市生态节地策略,为中国城市生态节地指明方向;3.理论联系实际,提出都市农业应用于居住区的规划方案;4.采用多种关注角度及研究方式。文章的最后展望都市农业的发展前景,提出都市农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建设新型农业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