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权威机构

中文期刊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曹魏文学传播、教育及其关系研究

曹魏文学传播、教育及其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网  作者: 李建梅;  导师: 熊建军;  时间:2018-08-31 17:11:26  点击:

  •   本文主要以文学接受为理论基础,对曹魏文学传播、教育及其关系进行探讨。在百废待兴、战乱不断的汉末,曹魏多次发布诏令重整教育,但这种重视恰恰是教育不兴的体现。经学式微、六籍堕废,曹魏文学却彬彬大盛,曹魏文人以放达不羁、个性张扬、蔑视礼法等独特形象屹立于世。本文认为,这是曹魏时期文学传播与教育交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结果。曹魏的文学传播是一种大文学混合的传播,涵盖了儒学、玄学、文学等内容。曹魏文学传播主客体是合二为一的,有君主、大臣、学子、隐士、作家、文学评论家等,其传播过程是风流雅致的。曹魏文人通过诗词歌赋、谈玄论道来抒发情感、阐释佛道名理。其传播方式包括以歌谣、谈玄及清议为主的口语传播;学校教育、以文会友的群体传播;抄录编集,借助“政权”传播等。

      通过文学传播,促进了文学的守正创新;教化了民风;加强了文人之间的情感碰撞与思想交流。曹魏的教育呈现不同态势。官学式微,私学并起,门第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先贤时哲的启迪也是曹魏教育的一种方式。曹魏的教育与选才、政权关系密切:教育为政权培养人才,但并未达到预期目标;选才政策过于功利对曹魏教育产生冲击;皇族教育的失败加速了曹魏政权的旁落,官学无法得到应有重视成就了其它政治集团的人才网罗。曹魏文学传播与教育的交互影响体现为四个方面:流变、丰富、突破与转换。纯文学、玄学在盛行后,被纳入门阀世族的教育内容,这是曹魏教育内容由单一向多元的流变;曹魏经学教育地位的动摇,是纯文学兴起、发展、传播的基础。在多元化的文学传播的影响下,曹魏文人个性不再中庸,呈现多种姿态,或任诞,或放达,或优雅;文人集团的产生是文人情感归属、自我价值肯定的结果;传播客体的再生产丰富了文学信息。

      曹魏描写政治动荡、人民疾苦以及悠游山水的诗歌,是对古题的突破,同时其传播具有教育意义;七言、五言的兴起是文学体裁的创新与突破,其格律、声韵的优势促进其传播;抽象辩证的思维方式来源于文学传播之谈玄论道。大文学的传播使得曹魏文人形成儒道合流思想;人生态度由关注国家、关注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追求自由;其德行观念由克己复礼转换为不拘礼法。

    本文关键词: 曹魏(1) 文学(55) 传播(4) 教育(54) 关系研究(4)

    收缩
    • 电话咨询

    • 400-8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