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权威机构

中文期刊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哲学论文 > 武术本体论

武术本体论

来源:期刊网  作者: 叶茂;   导师:王玉德; 郑勤;   时间:2018-04-21 14:53:25  点击:

  武术的本体是习武者在习武的过程中体悟出来的武术之“道”,这“道”是存在之大“道”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武术本体论是研究武术这一存在物之所以存在的理论,是人在武术实践中对武术之“道”的终极追求。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武术本体论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试图澄清哲学上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本体论。从本体论探源、本体论的内在秉性和本体论地位的匡正三部分一步步进行辨析,指出:“本体”不单单是关于“物”的,因为“本体”永远是“人”所认识的本体。所以,本体论作为基于人类实践本性的理论思维的终极性关怀的理论表征,是属于形而上学的一隅,它的对象不是现成具体的事物,它所关涉的是人类理性的根本理想,是一种指向理想境界的无限开放的未定型的存在,是一个将多种合理性的思想都容纳于其中的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本体论天生具有三重基本内涵:追求作为物的终极存在(存在论);反思作为认识的终极解释(致知论);体认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价值论),所以,“本体”是一体万殊的,本体论定义了某一领域内专业词汇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如同一座大厦的基石,为交流各方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认识,所以,本体论是哲学的核心和基础。第二部分是武术本体探析。从武术的概念出发,在对“武术”的词源学梳理的基础上一步步对武术本体进行探析,认识到武术的本体是由术(体育)到文化、再到存在之“道”,所谓武术的本体之“道”就是习武者的朴素心境与武术相融相契的人武一体的境域,这个“道”通过人体运动的形式展现出宇宙自发的生命力。最后对武术进行分类,有利于细化深入研究。第三部分是武术的生成逻辑。本体之“道”难以最终把握,因为本体论不是确定的科学之学问,它根源于人的超越性,是人类理性无限追思的学问。但是人却依靠逻辑来认识事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正体现了人的超越性,人必须先明白才能后糊涂,这才是有意义的统一。所以,武术的生成在逻辑上有规律可循,而且必须先探讨这个规律。论文先进行武术史探源,然后从人的需要、社会的影响、武术自身的逻辑结构和功能以及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摄和依附四个方面比较深入的探讨了武术的生成。第四部分是武术的本质特征。本质是本体之“道”在不同层次、不同时段的展示,它是人对武术本体的相对静止的知识积累,这种有用的知识积累有利于人们对武术本体的逐步接近、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开展武术运动。武术的本质特征是技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进,其本质特征正在向体育性转化,但是,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永葆武术的生命力。第五部分是武术本体的层次结构。本体最终用“道”来表征,但是在实践中具有由低到高的不同境界。从技术的角度来概括武术的层次结构为:力境——术境——化境,其对应的审美层次是形韵——意韵——神韵,习武者通过不断的刻苦修炼,境界不断提升,最终达到超越矛盾的“天人合一”的妙境。第六部分是武术本体对中国古典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的吸收与借鉴。武术与哲学思想的结合至少产生了道论、太极阴阳五行论、气论、禅论、异化论、游戏论和解释论这七论,武术本体之开放体系还将不断生成,它有利于人们更深刻的认识武术和指导武术健康而长远地发展。本论文较为充分地占有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武术哲学和武术理论的研究成果,依据人们在修炼武术的过程中所自然产生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吸收武术古籍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借鉴中、西方哲学理论,对建立武术哲学框架之基础和核心——武术本体论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力图作到史论结合,为武术哲学的建立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本文关键词:

收缩
  • 电话咨询

  • 400-8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