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花鼓戏音乐中有两个典型的中立音↑sol,↑re。在中国大陆,有专家对它们的来源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长沙花鼓戏音乐中的↑sol、↑re是由它的主要伴奏乐器大筒引起的。↑sol,↑re是由于左手中指按弦时的特殊压力造成的。正因为它们是由中指压弦造成,所以专家们把这个特殊的音位和指位叫做“中国中指”。大筒是长沙花鼓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它的构造类似于二胡,属于胡琴类拉弦乐器。笔者对长沙花鼓戏大筒伴奏中的↑sol,↑re进行了两年的研究,发现“中国中指”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长沙花鼓戏音乐中↑sol,↑re。并且在大筒伴奏中,除了↑sol,↑re,还存在有其它的四分之三音,笔者把它们的出现统称为长沙花鼓戏大筒伴奏中的“sol音现象”。
对长沙花鼓戏大筒伴奏中的“sol音现象”的研究方法的选取,笔者与以往专家、学者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借鉴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把对大筒的研究与演奏者、演唱者、演奏行为、音乐观念、主要表演场所、当地的方言、观众的审美趋向等等联系在一起,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社会关系的大网,大筒在这个社会关系网中获得它的社会生命,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被研究个体。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前言:概述选题依据,研究动态和选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长沙花鼓戏、其主要伴奏乐器大筒进行介绍,并对“sol音现象”的表现范围进行归纳。第三部分:对大筒伴奏中“sol音现象”的特点进行简要的阐释。着重提出了↑do等其它微分音;对“中国中指”的理论提出质疑;指出“sol音现象”具有很大的游移性。第四部分:尝试着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分析影响“sol音现象”的几个因素。
结语部分:笔者得出自己的一些研究观点:1、在长沙花鼓戏大筒伴奏中,并不是所有的↑sol、↑re都由中指压弦产生,它们的产生并不能单纯归于“中国中指”。2、在长沙花鼓戏大筒伴奏中,并不是所有的声腔伴奏都会有“sol音现象”的出现,它只集中出现在川调中的羽调式、宫调式;打锣腔中的一部分已经川调化的曲调;地方民歌小调的部分曲目。其中,以羽调中的↑sol、↑re、↑do和打锣腔中的↑re最为明显。3、“sol音现象”具有明显的游移性,且“sol音现象”正随着当代城市化的进程而逐渐消失。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