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口腔医学生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口腔医学生对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的需求,结合口腔医师对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意见以及就诊患者和社会大众人群对口腔医师专业人文素质的评价,从口腔医学生、口腔医师、就诊患者及社会大众人群四个角度为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为制定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分别对口腔医学生、口腔医师、就诊患者及社会大众人群进行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并在调查员详细讲解后现场填写问卷。
第一部分采用问卷1(附录1)分别对第四军医大学2009级-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及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已经学习过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口腔医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第二部分采用问卷2(附录2)于2014年对在西安和广州两地参加口腔疾病控制与预防项目培训的口腔医师进行现状调查。第三部分采用问卷3(附录3)对2014年8月25日-2014年9月5日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7个科室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第四部分采用问卷4(附录4)进行多中心调查。由29名经过培训的口腔医学生对其家乡近一年内有口腔医疗就诊史的人群进行调查。使用foxpro6.0和spss17.0软件分别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第一部分调查一共调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共212人。其中,94.3%的口腔医学生认为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74.1%的口腔医学生认为学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例需提高;在“影响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一项上,研究生主要选择了“师资力量不够”和“学校不够重视”,本科生则主要选择了“课程任务繁重”,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调查对象希望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为“讲座”(57.1%)和“实践活动”(50.0%),课程考核方式为“实践考核”(33.5%);“口腔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63.7%)、“口腔卫生政策与法规”(62.7%)及“口腔医疗服务管理学”(56.6%)是口腔医学生最希望学习的课程。调查二共调查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四年级和大学五年级口腔医学生(70人)及第四军医大学同年级口腔医学生(78人)。其中,92.6%的调查对象认为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对职业成长很重要,73.3%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数目开设不足。在对已开设的相应课程的调查中发现,课程的出席率和学习效果的认同率仅为68.2%和60.8%,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在“影响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一项上,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生主要选择了“课程任务繁重”和“课程内容枯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生主要选择了“课程任务繁重”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所院校口腔医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及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调查结果与调查一基本相同。
第二部分共调查西安地区和广州地区150名口腔医师。其中,94.0%的口腔医师认为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对职业成长很重要,77.3%的口腔医师认为高校相应课程比例应当提高。此外,口腔医师认为高校应开设“口腔医学美学”等课程,开课时间为本科第4-5学年和岗前教育阶段;课程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调查结果与第一部分基本相同。
第三部分共调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就诊患者848人。其中,79.4%的就诊患者认为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对口腔医师更重要。调查对象认为口腔医师应当加强的专业人文素质为“口腔医患沟通学”(70.8%)、“口腔医学美学”(53.4%)和“口腔医学心理学”(43.3%);调查对象认为“制定相关法律和规定”(83.7%)、“加强口腔医(学)生专业人文素质教育”(49.3%)和“媒体传播正面新闻”(17.9%)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第四部分共调查社会大众人群835人。其中,68.0%的调查对象认为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对口腔医师更重要;在口腔医疗就诊过程中,仅有66.3%的口腔医师对调查对象主动进行口腔卫生指导,56.6%的调查对象曾主动要求口腔医师对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
此外,“影响调查对象口腔医疗效果的因素”、“口腔医师应当加强的专业人文素质”以及“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的调查结果与第三部分基本相同。结论:口腔医学生、口腔医师、就诊患者和社会大众人群均认为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很重要,但目前院校存在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开设的课程科目有限及教学方式仍以灌输式教育为主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丰富口腔医师的专业人文素质,应适当增加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科目并改变教学方式;同时根据专业课程安排,调整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上课时间,使课程安排呈现序贯性。除此之外,加强口腔健康宣教、优化口腔医院就诊流程、完善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及媒体传播医学科普常识和正面典范,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