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代建筑(1978-1997)鲜有系统性的研究。一方面,它反映了从改革开放开始至重庆直辖20年左右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庆本地建筑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链条,链接了共和国早期与当代建筑发展;另一方面,它亦反映了重庆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地域特征,是现代山地建筑在内地发展的典型。国外,特别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欧洲,探究现代建筑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渐渐为学者们所认识,成为了建筑遗产保护领域较前沿的课题。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现代建筑作为中国进行空前规模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见证,也应被认定为中国建筑遗产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与古代、近代、当代建筑共同组合成了中国现有城市历史景观。同时,作为最年轻的建筑留存,也是我们最容易遗漏的。但是,其遗产价值已经逐渐浮现,对它的研究还显得薄弱与不足。当前,建筑遗产保护思潮兴起,但重点均在于古、近代建筑,整体呈现“厚古薄今”之势,导致现代建筑地位尴尬,陷入更加濒危的境地。改革开放后,重庆现代建筑反映了重庆本时期建筑发展的时代性、地域性特征,是重庆本地建筑发展史中的重要链条和重庆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物质见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本文在对重庆本时期现代建筑进行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实地调研、整体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背景与发展、案例、特征、价值进行了相对深入、较为系统的探索与研究。
第一,以重庆改革开放以来,至重庆直辖期间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师及建筑师教育的变迁与影响为建筑发展背景,以对重庆现代建筑的考察为依据,对重庆现代建筑的发展进程进行了阶段划分((1978-1992)开端与发展、(1992-1997)多元与交融),并分析了各个发展阶段变化及重点。
第二,对重庆现代建筑典型案例分类研究。以功能类别划分,对各类建筑的发展、特征以及历史意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来自于建筑类型的这些变化,一方面反映了本时期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转型,另一方面各种建筑类型呈现各自主流特征,为后文建筑特征研究与规律总结提供了基础。
第三,对重庆现代建筑,在环境、形式、功能、技术等方面的特征表现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同重庆传统建筑、重庆当代建筑和改革开放桥头堡地区现代建筑特征进行对比,通过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重庆现代建筑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第四,在对现有建筑遗产评估框架和重庆现代建筑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评论框架”及“建筑遗产价值框架”建立本文价值初判框架。通过对重庆现代建筑进行价值评估,尽可能地提前发掘重庆现代建筑所特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再利用价值,明确其地位以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