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学史上报告文学一直是不可忽视的一种文体。不论是刚传至中国时引发的轰动,众多作家争相创作,还是之后的蓬勃发展,在战争时期和新时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文学发展迅速,报告文学也承担了这种文体的使命,在真实的书写中体察时代的变局,感知社会的跃动。本文选取报告文学为研究对象,以“国家英雄”为切入点,通过文本细读、整理史料等方式探寻1980年代报告文学的生产方式、审美意蕴和精神样板的构建。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将报告文学作为文学大家族中的一员探讨其独特性,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所引发的巨大反响,同时也看到了一直以来报告文学的评论文章比较缺乏的现实。界定“国家英雄”的概念,探讨报告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精神指向。第一章从整体的政治和文学背景中探究1980年代报告文学的发展情况,是渴望了解真实社会的时代造就了报告文学的飞跃发展,而自身文学性的提高也是其繁荣的基础。同时梳理报告文学的发展脉络,追溯其文学审美意蕴的逐渐发展。立足于报告文学不间断的英雄书写来展现“国家英雄”报告文学的传承与创新。第二章探讨1980年代报告文学的迅猛发展,并从人物类型的角度对“国家英雄”进行分类,分为科研创新的知识人才、为国争光的艺体人才、破旧立新的改革人才和来自民间的杰出人才四大类。同时探究了人物的精神样板意义,分析了一种文体的流行所引发的广泛社会反响。第三章对1980年代报告文学的生产进行价值阐释。它的社会效应是巨大的,读者大众通过阅读作品受到情感熏陶,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而编辑们也感知时代的需要委任作家写作,作家们充分发挥主体意识,探寻身份诉求,将“国家英雄”们的个性与共性写作于作品中,共同推动了1980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高潮。结语部分对于1980年代末期“国家英雄”报告文学的衰落进行了分析,探寻其精神转换的维度。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