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瑰宝,其纷繁复杂的意象,精巧奇妙的构思,优美凝练的语言,赋予了十四行诗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丰富的哲学内涵。花园是西方文学中极为普遍和重要的意象,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也反复出现。作为诗歌的灵魂,莎翁十四行诗中的花园意象不仅是诗歌结构的一部分,更是开启诗歌主题的金钥匙,与诗中的美、时间、爱情主题紧密串联起来,构筑了三个不同维度的花园:伊甸园—美的花园;失乐园—时间的花园;复乐园—爱的花园,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框架,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对永恒主题的思考以及想要重返伊甸园的美好愿景,突出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本文总体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三个主体章节和最后的总结。引言部分简单回顾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研究现状,厘清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四百多年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批评焦点从最初的人物身份的“外围”研究转移到了诗歌主题和语言等“本体”研究。在意象研究方面,大多数学者集中分析了意象作为修辞手段的功用,缺乏对意象与主题关联的深度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花园这一意象为切入点,探讨了花园与十四行诗中的美、时间、爱这三大主题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整体研究与理解。第一章阐述了花园意象与美这一主题的紧密联系。本章节梳理了古典传统和圣经传统中的经典花园意象,发现其共同目标是旨在表现某种理想的状态。随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人或剧作家们常将花园意象与人的身体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了花园—人体隐喻。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花园意象,或营造自然美好的诗歌氛围,或以花园之美暗示人体之美,重现了传统伊甸园式花园的美丽图景。在莎翁笔下,青年友人成为其赞美讴歌的对象。正如花园中“美的化身”玫瑰一样,友人不仅在外表上具有女性之美,而且内在具有德行之美。友人的这种美与柏拉图之美不谋而合,是种精神、神圣之美,极大地激发了诗人追求美并使美永恒的欲望。第二章探讨了花园意象与时间主题的密切联系。由于亚当与夏娃违背上帝意愿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乐园,原本理想永恒的伊甸园堕落成了时间之神操控的失乐园。
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时间以镰刀、沙漏、镜子或老人的形象出现,凸显了时间的破坏性、有限性以及短暂性等特征。在时间的花园中,一切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甚至是作为“真、善、美”化身的友人也都难逃时间的毒手。为了使友人之美长存于世,诗人提出了结婚生子和诗歌小宇宙这两种方式来抵御时间无情的横扫。第三章详述了花园意象与爱这一永恒主题的密切联系。从最初爱神降临的维纳斯花园到人类最初之爱萌芽的伊甸园,再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的花园,花园与爱情主题紧密相关:花园是爱情火花迸溅的场所,是爱人美丽容颜的隐喻,是爱情本身的象征。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诗人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精神之爱,又表达了对黑肤女郎的世俗之爱。新柏拉图主义认为,美是爱的一种动力,而只有友人的神圣之美才会激发诗人心中的爱。唯独矢志不渝的精神之爱超越了虚幻的世俗之爱才能使友人超越时间,回到永恒之园。本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升华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花园作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不仅是诗歌叙述和修辞的手段,而且将诗中的美、时间、爱情这三大主题紧密联系起来,丰富和完善了整个诗集的叙事结构,从而使十四行诗及诗中的友人达到了永恒,折射出莎士比亚独具一格的诗学思想与美学追求。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