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教育”这个词最多的出现在学校音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当中,许多学者针对小学、初中和高校制定了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实用的音乐学习方式,这些理论性的建议大多在实际的应用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剧院、音乐厅和博物馆纷纷建立给普通大众走进艺术创造了机会,多数听众满足着音乐带给自己的视听享受,但审美培育的文献在社会音乐审美教育中还是寥寥无几。笔者通过调查却发现剧院大部分听众的审美能力偏低,他们多数爱好音乐,喜欢听音乐,但是自己对音乐的兴趣点究竟在哪里却不清楚,而且在审美的过程中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音响中,许多由审美力偏低引发的欣赏问题最终导致这些听众并不能成为音乐厅的常客。
如今,这样的情况较多的出现在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的艺术设施相对齐全,但是观众的审美能力有限,加上很多剧院并不认为审美培育是其运营当中的主要任务,所以一些听众即使欣赏了很多场音乐会其审美能力也未有所提高。近年来,音乐美学学科在学术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关于审美这一美学范畴的基本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全面了,但是对于社会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关注度还是很少。当然,社会人群文化层次的良莠不齐使得教学安排相比在校学生要复杂很多,但是目前面对着庞大数量的音乐听众,笔者认为音乐机构和相关音乐工作者需要重视音乐厅中听众的审美培育工作,这是改变国民审美态度乃至提高艺术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正如张前教授所说:搞音乐理论,特别是搞音乐美学的人,最要重视、也是最应该做的就是怎样帮助广大的音乐听众建立起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真正地投入到音乐审美中来。
本文将目光投向了哈尔滨音乐厅的原因是因为哈尔滨音乐厅在全国的音乐厅类型中较为普遍,音乐会中选择的曲目也相对保守。哈尔滨作为二线中等城市,其听众的审美力、审美过程和审美态度与大多二线城市听众的程度相同,具有普遍性。本文首先从哈尔滨听众的审美趣味(审美背景、审美潜意识研究)出发,简述哈尔滨音乐发展的历史脉络,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从而了解哈尔滨市民在音乐中的音乐喜好;其次,笔者通过听众的调查结果的分析,主要是要从调查结果中发现阻碍审美的原因,对听众应具备的审美力和相应的审美感受力做详细的解述,加入了听众培育中应有的教学内容,以及音乐欣赏中“三度创作”应达到的理想效果;最后是审美培育的方法和目标。基于音乐厅听众不同的审美趣味、欣赏的心理活动、听众的审美力以及“三度创作”的效果提出审美培育可改进的方法,并对当代的审美趋势对审美培育和审美方式提出参考意见。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