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潮”与“学运”是两个很难严格区分的概念。一般来说,“学运”(学生运动)是学生对于国家社会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具有政治意义的一种群众运动;“学潮”则指学校内部的风潮,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反映的是教育问题,间接也涉及政治现状。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兼及20世纪安徽学潮与学运两个方面。20世纪的中国扬弃了传统的制度和格局,表现出高度的变动色彩。学生以新知识分子的角色,加入送“旧”迎“新”,用“夷”变“夏”的行列。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20年代的安徽学潮作为全国学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其自身独特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复杂性。五四运动后,受自由、民主思想的影响,全国各地学潮不断。安徽在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后,政治压力得以舒解,学界掀起思想革新运动,推翻倪氏军阀校长,要求教育独立;由于军阀贿选,安徽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学生积极参与反省议会贿选运动、教职员也被迫发起索薪运动。
学生主动投身政治,参加政治活动兴趣不断高涨,然而一落到复杂、现实的环境中,往往产生变调,走向异化,以致故意滋事或被人牵动,引发校园动乱,渐与教育界陈独秀、政界余谊密等“趋新”势力发生分裂。安徽教育界自身亦为复杂,芜湖女子学校地域观念浓厚,教职员标榜大同乡主义排斥异己,使女子教育发展受阻;省会学校学区成见根深蒂固,时常左右教育局势,以至校长人选问题长期相持不下,校园风潮演变为区域之争。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国民党大规模清党,将学生作为重要的拉拢力量,政党势力介入校园,不仅牵涉国共两党间的党派斗争,亦夹杂安徽教育界群体间的个人成见和利益纠纷,使风潮愈演愈烈。通过爬梳资料呈现这一时期的安徽学生运动,还原安徽教育界的历史本相,有利于增进我们对20世纪安徽社会政局的了解,并有助于为当下教育发展提供经验教训,从而避免社会撕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