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建筑设计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汶川大地震震后临时过渡建筑建造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反映了我国在震后建筑设计领域内建设经验的不足,即缺乏系统完善的研究理论及快速、有效并兼顾可持续性的具体实践方法,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建筑师的使命息息相关。笔者尝试以轻型建筑设计角度与灾后非常规的应急背景状态相结合,以在此领域已经建立起来的多项不同结构的轻型建筑实践为切入点作为案例详细研究,从而展开对灾震后轻型建筑具体设计策略以及未来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论文从四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对课题研究背景作出简要介绍,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出发点。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挖据出本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和创新点,并确定本文的研究范围、框架和方法。第二部分(第2章)对震后重建的特殊性作出简要介绍,简单分析现阶段震后重建中存在的问题。对轻型建筑这一名词的定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说明轻型建筑对整个建筑界的意义。第三部分(第3-6章)用纸建筑、竹结构建筑、轻钢结构建筑三种类型来作为基本分类,选取各类型结构中的实践案例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建造过程、代表建筑师的思想、建筑平面等。而后对这些实践案例的各项指标作出详细的对比,包括模数、基础做法、结构体系、构件连接、建造周期、造价等诸多层面,分析得出一些共性和差异性,对这些差异性的产生原因提出一定猜想。第四部分(第7章)为论文结论。综合前文研究,得出面向未来的震后轻型建筑的几点设计策略,并对震后轻型建筑的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本论文的特色在于在过往研究较为缺失的背景下建立起初步的震后轻型建筑研究体系,以期早震后轻型建筑设计上能为后续进一步的研究作初步积累,为建筑师们提供未来震后轻型建筑设计的全方面新思路。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