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小说作为“十七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参与“十七年”意识形态规范下叙事系统、话语体系和意义秩序的建构。那些彰显时代精神、表达政治诉求的优秀作品被册封为经典。然而,农村题材小说经典序列的确立并非一劳永逸,不同语境下对“经典性”的指认标准和主导因素都不尽相同。在当代中国,文学经典序列的确立,除了作品自身固有的艺术、审美价值外,更是各种权力关系运作、制衡的产物。
“十七年”时期,在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统摄下,“革命现实主义”评价体系成为价值判断的权威标尺,凸显新的意义和发挥教育作用成为经典指认的主导因素。八十年代以来,在现代文学审美传统和世界文学视域的坐标系中,“纯文学”理想、“审美性”标准,共同实现了对“十七年”文学经典的解构。九十年代后半期至新世纪,政治意识形态的转向、消费文化的盛行、学科化语境的诞生、文学史意识的觉醒与各类研究理论方法的突入,使农村题材小说在多维标准中重构独特的价值面貌并获得了深刻反思的空间,在复杂的“历史性”与“当下性”的相互联动、相互作用中继续进行未完成的“经典性”建构。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