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型过程。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唯物辩证法论战,是围绕着唯物辩证法的作用和实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哲学能否消灭、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以及宇宙观、历史观、认识论、人生观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效性和真理性的大论战。这场论战,可以看作是中国哲学界由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思维方式转向的一次大论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强大的理论引擎。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域看,唯物辩证法论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发展。其重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原著、外国哲学教科书的翻译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贡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产生一定的影响。论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的发展,其重要表现为:唯物辩证法论战对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和“两论”产生和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在当下,由于苏联、东欧解体等政治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与发展遭受到严峻的挑战,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在应对这些挑战中坚定地捍卫、阐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唯物辩证法论战提出的某些重要问题,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在新的国际局势下,变换为另一种对话系统的提问方式和解答方式了。因此,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里,对唯物辩证法论战的当代启示是:坚持把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承唯物辩证法论战的精神遗产;防止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负面因素。
本文关键词:
唐山
农耕文化
音响
写作规范
逻辑
外国语
构建
特派员
海军
职业技术
照相机
很难吗
环境会计
准备
语文教师
董事会
中学体育
徽派
软科学
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