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权威机构

中文期刊网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 > 论帕斯卡尔·卡萨诺瓦的文学思想

论帕斯卡尔·卡萨诺瓦的文学思想

来源:期刊网  作者:  导师:  时间:2018-05-25  点击:760

  后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一股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出发点,以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后”学为理论基础,以反基础、反本质、反中心为主要特征的重要思潮。法国批评家帕斯卡尔·卡萨诺瓦的文学思想是后马克思主义在新语境下对文学问题所做的重要思考,在当代西方的解构主义大潮中展现出特殊魅力。其文学思想主要围绕“世界文学空间”展开,这个设想旨在打破内部批评和外部批评的界限,提供一种看待世界文学的俯瞰视角。卡萨诺瓦的文学思想凸显了后现代思想试图改变现代思想中偏重时间维度而努力在空间维度上展开理论思考的特色,对整体性的关注和理论概括的体系论倾向,也体现了试图摆脱后现代的虚无主义倾向与重构破碎的人文观念的努力。对于卡萨诺瓦等后马克思主义文论家的世界文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同西方后马克思主义进行平等对话,促进中西方马克思主义世界文学观的双向互动,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文学观,参与世界文学共同体的价值建构。

  本文从五个部分对帕斯卡尔·卡萨诺瓦的文学思想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卡萨诺瓦的生平、论著及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当下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于细节反驳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现状时,从“不平等整体”范式适用性的争论、“民族—竞争”模式的争论、文学实践检验的片面性及欧洲中心论倾向的批评三方面论述了研究现状中的问题和争论点。第二部分为理论来源,梳理了卡萨诺瓦文学思想的四个主要来源。阐明了卡萨诺瓦的文学思想同布罗代尔、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布迪厄的“场域”和“资本”论,瓦莱里的文学经济论和斯万的“世界新兴语言学体系”论,歌德、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文学”及赫尔德、安德森的“民族文学”论的理论承继关系。肯定了卡萨诺瓦从跨学科的多元理论中汲取思想、建构具有后马克思主义特点的“世界文学空间”理论的做法。第三部分是卡萨诺瓦文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从“结构”、“打破结构”两方面对卡萨诺瓦的文学思想进行归纳和阐述。首先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描述了世界文学空间的形成过程及其内部不平等机制的运作规律:包括“空间”形成的三个阶段,文学“祝圣”和不稳定的“现代性”,一个中心、两个特征和三种统治形式,文学、语言、民族及政治四要素的关系。其次,描述了打破等级的“边缘”反抗活动及其策略:反抗的艰难与颠覆等级的可能性,被同化者和“被翻译者”、反叛者和革命者等反抗者类型,反叛者的一般步骤,爱尔兰范例,反叛者中最先锋的类型——革命者等。第四部分总结和梳理了卡萨诺瓦文学思想的意义与价值。一是其文学思想的创新之处和理论缺陷;二是阐述了卡萨诺瓦文学思想在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的开创价值和意义;三是讨论了卡萨诺瓦文学思想对中国文论建设的启示,并从继承文学传统、积累差异资源、建立文学中心等层面为中国文学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语。该部分总结了卡萨诺瓦文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化了其文学思想对后现代社会人类精神困境的启示意义,阐述了其研究中确切存在的种族中心主义倾向和空想缺陷。

本文关键词: 南方周末 科技时代 手册 甘肃省 职教 医疗器械 中日 水资源 可诉性 中西医药 多长 小品文 青春期 实质 质量研究 健康 采矿 经管类 国企 农学院

收缩
  • 电话咨询

  • 400-801-3439
请您留言

杂志社编辑部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