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的政府会计的改革步入了实施阶段,改革的实施需要理论指导,因此对于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迫在眉睫。在政府会计概念框架中,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是连接政府会计目标和会计原则的桥梁,不仅体现了对政府会计目标的要求,又直接指导着政府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方法、程序和标准。政府会计为完成自身的目标,需要向信息使用者披露与政府财务活动相关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当前部门预算信息的公开使得政府部门成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的主体,因此有必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政府相关部门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因此,研究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强化政府会计目标,保障政府会计改革顺利进行,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共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公众诉求的范围不断扩大、民主意识不断加强,社会公众对参与权和表达权的要求越来越高,公众开始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虽然法律赋予了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以及自由表达自身观点的权利,但是保障该权利的实施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还要相应的技术手段的支持。互联网的信息交换互动性特点,为社会公众表达诉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微博、博客以及电子政务等信息媒介为公众与政府创造了良好的信息互动平台,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各种信息,自由表达观点,形成利益诉求,进而建立起公众网络诉求体系,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的空间,而且也为其提供了“知”的权力和“说”的机会[1]。因此,公众借助网络表达诉求以其庞大的规模和广泛的传播力迫使相关部门去重视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进而出台相关法律、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提升政府会计信息的质量。
本文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理论分析部分和实证检验部分。理论分析部分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分析。先是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政府会计信息公开、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及公众网络诉求的研究成果;然后根据国内外有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政府会计、会计信息、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公众网络诉求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金鱼缸效应。实证检验部分立足于公众网络诉求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用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衡量政府会计信息质量,并进一步细分为可靠性、及时性、全面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相关性七个指标,以公众网络关注度、公众网络参与度、公众网络舆论规模、公众网络互动程度作为公众网络诉求的衡量指标,构建了本文要研究的七个模型: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模型、政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模型、政府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模型、政府会计信息的全面性模型、政府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模型、政府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模型和政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模型,以2012-2014年全国280个城市共840个数据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了公众网络诉求对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及各细分指标影响的大小及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为政府正确引导公众的网络诉求指引方向,并为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供帮助。
本文关键词:
公众(1)
网络诉求(1)
政府(9)
会计(42)
信息(67)
质量(31)
相关性(1)
实证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