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权威机构

中文期刊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论文 > 经济论文 > 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

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

来源:期刊网  作者: 邓明敏;  导师: 赵万民;  时间:2018-06-08 20:24:49  点击:

  流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下的重要方向,以流域单元分析其自然生态属性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对正确认识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突破落后地区发展瓶颈、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流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是“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提出的内在要求。嘉陵江流域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经济欠发达特征显著,如何基于生态约束条件发展流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镇发展,是嘉陵江流域面临的现实挑战。本文基于“流域经济发展推动空间结构演变,空间结构优化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三个方面,分析2000年来嘉陵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过程,总结流域空间结构现状,梳理现实问题并明确优化方向,以此为据提出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总体采用了“经济发展演变—空间结构识别—空间结构优化—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思路。

  论文分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分析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说明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GIS汇水分析界定了嘉陵江流域的县域行政边界,指出研究对象分县域和城镇两个层面,运用到社会调查法、数理分析方法和地理数据处理方法,并指出了研究数据的来源,阐述了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并拟定了研究框架。第二章介绍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对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流域经济、产业结构、城镇与城镇群)进行界定,分别阐述流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内涵,并对两者的演进关系进行梳理,随后介绍了流域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扩散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三个方面介绍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测度方法。第三章以人均GDP为指标,分析了2000-2014年流域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和相对发展速度。先分析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根据分位图探索四个观察年份(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的经济空间格局,根据墨兰指数计算空间自相关性,探索经济发展的集聚特征和冷热点区域。随后根据相对发展率分析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潜力,总结流域经济发展特征。第四章为产业发展研究,探索2000年、2014年各县域的产业结构变迁和在流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先分析流域总体产业发展水平,判定其总体经济发展阶段,再对各县域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梳理,通过区位熵探索各县域三次产业相对发展水平,通过产值贡献率探索各县域三次产业绝对发展水平,后总结流域产业发展特征。第五章为城镇发展研究,分析了2014年流域城镇的空间分布情况、社会经济状况和城镇化水平,以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法则探究县级以上城镇的人口规模特征,并研究了流域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职能分工和经济联系强度,据此总结流域城镇发展特征。第六章为空间结构分析和优化,先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流域空间结构要素进行识别,总结现状问题并提出优化方向,据此确定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要正确认识流域经济差距,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梯度发展策略,对流域中下游成渝地区、上游关中-天水地区、秦巴山区分别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不足和展望。

  与同类型研究相比,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一是将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应用到流域单元,结合自然因素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二是经济水平的考察面向多个维度,加入产业研究和城镇研究,更系统全面地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三是空间结构优化充分结合宏观政策和内部环境,综合分析发展条件与潜力,提出梯度发展策略。

本文关键词:

收缩
  • 电话咨询

  • 400-8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