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再仅仅停留在单纯意义上的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除了包括经济增长的因素外,还应包括诸如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结构变动以及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等更加广泛的内容。产业结构动态变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初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是制约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有效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及时认识评价目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水平,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对于我们深刻的认识产业结构内在调整的必要性以及与经济发展的相互适应性,站在经济发展高度上,指导、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常明确的政策意义。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经济增长、经济质量、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的27个指标的指标体系,综合反映评价经济发展水平,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综合测算了长江三角洲地区1990---2011年的经济发展水平。接着在第三章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剖解,发现了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协调性、竞争性、高度性、可持续性以及国际性六个角度构建了一个12指标的综合指标体系,来综合的反映评价产业结构水平。通过把产业结构划分两个部分,产业外部结构的变动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来分别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利用三部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模型,研究产业外部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变动从整体来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愈来愈弱,主要原因在于现行制度下产业间资源配置日趋完善、合理,产业结构近些年变动较平缓。通过对经济发展指数与产业结构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产业间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即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因果。
通过选取1998-2011年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指标以及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与经济增长率指标构建VAR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结果发现,产业结构突然间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短期性,不可持续的。上海和浙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变动对经济增长率呈较为显著的正面效应,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占比的变动对经济增长变动有较强正面作用,而第三产业就业占比和服务业新兴产业产值比变动对浙江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相对更多表现为负面。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来看,上海市第三产业就业占比对经济增长率的解释能力较高;江苏省第二、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对江苏省的经济增长率的解释能力较强;浙江省则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间劳动力资源流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解释能力较强。
本文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