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网,快速职称论文发表权威机构

中文期刊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问题 > 报刊发表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报刊发表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来源:期刊网  作者:  导师:  时间:2018-08-19 21:16:36  点击:

  学术论文是科技工作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和体现,必须严谨、科学、规范。从工作实践出发,将当前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归纳为3类:一是由于研究能力不足而导致选题无新意、研究内容不恰当、研究方法老套、实验数据不合理、实验设计有纰漏等问题;二是由于写作能力不足而导致层次不清、逻辑关系混乱、表达语言过于口语化、论文写作不合规范要求等问题;三是由于写作态度不端正而导致一稿多投、涉嫌抄袭、修改草率等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科技论文作者提高论文质量和发表概率,加快知识传播、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有所帮助。

研究能力不足导致的问题

  每个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资深专家学者都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研究问题都比较深远;而刚从事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则大多浅显而片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无新意

  很多研究生在进行了半年或一年的学习以后,就开始尝试着写论文,选题一般来自老师的课程作业或导师的研究项目。课程作业一般涵盖本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在后期的研究中经常要用到的知识、技术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没有多少研究价值,但很多学生在完成这种课程作业以后,就迫不及待地投稿,其结果往往是被拒稿。另外,还有很多学者没有相关的研究课题支撑,自由选择研究内容,要么与当前研究热点相悖,要么与国家资助政策、研究指南不符,这类稿件也大多了无新意,不存在研究价值。

  这种选题没有新意的科技论文造成“鸡肋文章”的大量涌现。虽然从文章中找不到作者的知识性错误,且作者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类文章确实是没有发表价值,发之无用,弃之可惜!

2、研究内容不恰当

  很多学者在导师或者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选择了较好的选题后,在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时,常常会出现以下一系列的问题。

  (1)研究内容太多太杂,毫无重点可言

  有的作者确定的研究内容几乎涵盖本专业领域的所有内容,没弄清楚自己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例如,有的学生要做的是遥感数据在尘霾监测中的应用,既要对多种影像波段数据进行对比试验,选取最合适数据源,这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还要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反演验证,建立反演模型又是一项繁复的工作;更要对监测范围、监测结果、预警系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还有遥感图像的获取、大气校正、几何校正、解译,实测数据的获取,尘霾与雾的区分,各类数据和处理结果的精度校正等更多细节问题,涉及的内容太多太杂,在短短的一篇论文中很难全部阐明。

  (2)内容提炼不清,研究内容与研究基础、研究结论混杂

  笔者参评某篇硕士毕业论文,作者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利用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叶绿素反演研究,而作者列出的主要研究内容完全是论文的写作提纲,应称为写作内容而非研究内容。具体为:(1)确定研究意义和选题背景;(2)厘清研究的理论基础;(3)选取实验数据和实验区域;(4)数据处理与建立反演模型;(5)反演结果分析;(6)研究结论,包括研究结论、不足之处和创新之处。纵观这6条,真正的研究内容是(4)中的遥感数据与实测数据之间的叶绿素反演模型建立和(5)中的反演结果分析。而(1)、(2)、(3)是研究的前期准备和基础,最后一条是对全文的总结和评价以及后续研究方向的探讨,也非研究内容。

  (3)研究难度过大或关键问题太多,难以达成预期目标

  有的作者在确定研究内容后,不考虑当前理论基础、实验条件或数据储备等因素的限制,树立了一个“高大上”的研究目标,其结果是研究结论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一项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决定研究内容能否完整。关键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一样,不宜太多,且与研究难度一致,不宜太过“高远”,否则,受时间、经历、能力和其他条件限制,不能圆满解决,影响整个研究项目的实施。

  (4)文章的创新点过多

  一篇文章的创新点是指研究内容上有新意,包括研究方法、思路、技术路线等的创新。对一个初涉科学研究领域的年轻学者来说,其研究中出现一个名副其实的创新点就是一篇有分量的文章了。然而在一般的硕士毕业论文中,至少都总结出3条以上的创新点,有的创新点是不能称其为创新的,比如说“采用了最新的……数据”等。

3、研究方法陈旧老套

  有的作者在确定研究内容后,不考虑当前理论基础、实验条件或数据储备等因素的限制,树立了一个“高大上”的研究目标,其结果是研究结论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一项研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决定研究内容能否完整。关键问题的选择与研究内容一样,不宜太多,且与研究难度一致,不宜太过“高远”,否则,受时间、经历、能力和其他条件限制,不能圆满解决,影响整个研究项目的实施。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计算到预测模拟未来发展方向,从宏观到微观,从肤浅到深入飞速发展,研究方法也大多采用定量计算、数学建模、计算机模拟等,这些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而在一些科技论文中,很多方法显得过于陈旧,比如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某区的人口分布状况时,传统方法是对该区内每一行政单元的人口进行简单的人口密度计算,但擅长空间技术方法的研究者会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分析方法,利用GIS中DEM(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原理,用人口数据代替高程数据,生成一幅该区域的数字人口模型,不仅直观地体现了该区域的人口分布数量和密度,还可以充分利用系统中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等多种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邻域相关等空间分析,这种方法的采用将人口分布问题的研究推向了高远。

  可见,好的研究方法可以拓展研究内容,更易完成研究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也较传统方法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更有新意,研究问题也更全面,当然也更容易打动编辑和审稿专家,文章也更易发表。

4、实验数据不合理

  实验数据是科技论文的基础。有的学者在研究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或者时间的限制或者采用原有数据得不出预期的结果而采取以下行为。(1)采用过时的数据。如采用过去好几年的土地利用状况数据来研究当前土地利用分布现状;采用过时的交通运输量来分析当前的道路分布格局等。(2)采用不恰当的数据。比如以某一时间点的遥感数据来代表某一年的土地利用整体状况。(3)漏掉数据。为了收集数据的方便,只采用易于收集的数据,而直接忽略难以收集的数据。(4)运用错误数据。对必不可少又难以收集的数据采用伪造的方式填补,或者是篡改实验数据,以期达到设定目标。

5、实验设计有纰漏

  作者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已有的研究基础(理论基础、软硬件条件、难度系数等)、实验数据、实验方法等多个要素,根据作者设计的实验步骤,要能够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然而在有的实验设计中,要么缺少关键步骤,要么方法不恰当,要么数据不合理,据此设计,难以达到最后的结论,因此作者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就值得怀疑。

本文关键词: 报刊(4) 发表(566) 论文(527) 写作(40) 常见问题(3)

收缩
  • 电话咨询

  • 400-80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