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2014年增加352万人。隐藏在这一数据背后的信息是因无法跟随父母进程学习生活的农村儿童数量也必然十分庞大,他们被冠以“留守儿童”的代号。由于父母双方长期不在身边,关爱、监护的不力使得许多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德育、智育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陷入了教育不力的困境,折射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异常严峻。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诸多具体问题中,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无疑是其中最为基础的一个,它关系着留守儿童“能不能接受教育”,“接受怎样的教育”,“谁来保障其受教育”等问题的解答。目前,学界有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国家、学校、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责任,相应的对策建议也多是如何提高上述主体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的效率,较少涉及留守儿童家庭(家长)责任。论文试图通过分析受教育权和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特殊性,家庭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不可替代性和具体内容,并针对调查发现的家庭在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弥补现有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关注家庭保障责任的不足,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论文通过文献和法律文本分析认为:受教育权的特殊性表现为受教育权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尊严和受教育权的实现具有时效性。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特殊性表现为留守儿童作为权利主体,身心具有依赖性,留守儿童受教育权权利相对者之间具有义务差异性,留守儿童受教育权权利行使具有不可选择性。家庭在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实现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地位,一方面,家庭教育是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实现的起点,另一方面,家庭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论文将家庭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具体内容分为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机会、为留守儿童受教育提供条件和参与评价留守儿童受教育成果,并以此作为调查家庭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状的维度标准。论文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家庭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存在诸多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留守儿童家庭受教育权意识薄弱,家庭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方式不科学,学校与留守儿童家庭的互动交流存在问题以及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存在不足。由此,论文提出提高留守儿童家庭受教育权意识,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增强学校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有效的沟通互动,加快完善我国的监护制度和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努力谋求留守儿童数量尽快减少。
本文关键词:
留守儿童(1)
教育权(1)
家庭保障(1)
问题研究(14)